谨“肾”用药,人人享有肾脏健康

发布日期:2023-03-10  作者:周西龙   阅读:次  字体:    保护视力色: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2023年3月9日是第十八个“世界肾脏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人人享有肾脏健康”。

        肾脏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,形如蚕豆状,红褐色,位于人体的腰背部,主要功能是排出人体废物和多余水分,维持体内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,还有产生肾素、促红细胞生成素、前列腺素等多种物质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,保护肾脏健康,我们不仅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,戒烟、减重、低盐饮食,更重要的是谨慎用药,避免药物所致肾脏损伤。俗话说“是药三分毒”,药物是一把双刃剑,在治疗疾病的同时,也可能造成药物不良反应。而肾脏是体内血流最丰富的器官,承担着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的主要功能,也是最易受损害的器官。因此,我们在服用下面五类药物的时候,更应引起重视:

        一、部分抗菌药物:如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、四环素、万古霉素、特比奈芬等经肾排除的药物具有肾毒性,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避免使用,确实需要使用,需咨询临床药师或医师调整给药方案或减量使用。

        二、解热镇痛药:如阿司匹林、双氯芬酸钠、布洛芬、吲哚美辛等长期和大剂量使用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、急性肾衰竭等肾损伤,服用这些药物应遵医嘱并定期复查、随访。

        三、免疫抑制药:如他克莫司、环孢素等药物具有明显收缩肾血管致肾损伤,在用药之前,测定基础肾功能,根据肾功能的变化调整给药剂量,定期监测血中药物浓度,预防肾损伤的发生。

        四、抗肿瘤药物:如甲氨蝶呤、顺铂、环磷酰胺等药物大剂量使用时易出现急性肾损害,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尿常规、肾功能、肾脏B超,同时多饮水或经静脉补液,保持尿量每日2000毫升以上,尽量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并使用。

        五、精神类药物:氯氮平、喹硫平、度洛西汀、卡马西平、苯妥英钠、丙戊酸钠、锂剂等药物最终都经过肾脏排泄,也容易导致肾损害。长期服药需要定期监护肾功能,遵医嘱服药,不可私自加量,以免增加肾损害的几率,同时还应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避免或减少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。

        肾脏疾病不可怕,面对药物不要慌。合理服药很关键,定期复查很重要。积极控制原发病,善于寻找继发因。对因对症齐治疗,药到病除肾健康。(药学部 周西龙)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