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养生
春分节气为春季之中分,此时太阳直射赤道,南北半球昼夜平分,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回归线推移,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,南半球与之相反。
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春分过后,阳气渐升出于地上,阴气渐消藏于地下。我们经常出入地下车库就会有深刻的感触,春分过后地下比地上要寒凉,而秋分过后阴气渐升出于地上,阳气渐消藏于地下则地下比地上要温暖。
我们从一下几点来探讨春分养生要注意的事项:
春分起居:晚睡早起
春意盎然之时,万物本呈生机勃勃之象,但是入春后人们反而容易困倦、嗜睡,这种现象俗称春困。解决春困的办法就是起居有常,保证规律的作息。一般来说,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“晚睡早起”的习惯。晚睡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,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,有利于气机的生发。
早起以后,可以缓慢地、悠闲地散散步,舒缓身体。可以到户外跑步或打太极、八段锦,让人体气血流通起来,情绪舒畅,赏心怡情,才能与“春生”之机相适应。中午可适当午睡一会儿。需要注意的是,晚睡不是越晚越好,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,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,肝火上升。
春分饮食:多食甘温少滋腻
春分时肝气旺,肾气微,故在饮食方面要少酸增辛,助肾补肝。可多吃一些蜂蜜、韭菜、菠菜、豆豉、葱、香菜、黄豆、青梅、香椿等食品。而像狗肉、羊肉、海鱼、虾、螃蟹等酸性食物要少吃。同时,肝气旺易克脾土,因此也要注意健运脾胃,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,如米仁、山药、木瓜等以滋补脾胃。
春分着装:下厚上薄防春寒
此时春寒时作,天地阳气尚不充沛,人体阳气也尚未健旺,受凉后易出现头痛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因此,体虚之人更要注意添减衣被,“勿极寒,勿太热”。穿衣可以下厚上薄,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,最好能够微微汗出,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。
春分运动:温和锻炼增免疫
春季有不少多发病,如高血压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。要预防这些疾病、增强免疫力,应当多到户外锻炼身体,以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为首选。平时,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,学会戒愤戒怒,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,多些兴趣爱好。可抽片刻时间闭目养神,调息放松,也可栽花种草、养鱼养鸟等,以利“春夏养阳”。
(中医科 吕坤)
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春分过后,阳气渐升出于地上,阴气渐消藏于地下。我们经常出入地下车库就会有深刻的感触,春分过后地下比地上要寒凉,而秋分过后阴气渐升出于地上,阳气渐消藏于地下则地下比地上要温暖。
我们从一下几点来探讨春分养生要注意的事项:
春分起居:晚睡早起
春意盎然之时,万物本呈生机勃勃之象,但是入春后人们反而容易困倦、嗜睡,这种现象俗称春困。解决春困的办法就是起居有常,保证规律的作息。一般来说,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“晚睡早起”的习惯。晚睡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,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,有利于气机的生发。
早起以后,可以缓慢地、悠闲地散散步,舒缓身体。可以到户外跑步或打太极、八段锦,让人体气血流通起来,情绪舒畅,赏心怡情,才能与“春生”之机相适应。中午可适当午睡一会儿。需要注意的是,晚睡不是越晚越好,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,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,肝火上升。
春分饮食:多食甘温少滋腻
春分时肝气旺,肾气微,故在饮食方面要少酸增辛,助肾补肝。可多吃一些蜂蜜、韭菜、菠菜、豆豉、葱、香菜、黄豆、青梅、香椿等食品。而像狗肉、羊肉、海鱼、虾、螃蟹等酸性食物要少吃。同时,肝气旺易克脾土,因此也要注意健运脾胃,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,如米仁、山药、木瓜等以滋补脾胃。
春分着装:下厚上薄防春寒
此时春寒时作,天地阳气尚不充沛,人体阳气也尚未健旺,受凉后易出现头痛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因此,体虚之人更要注意添减衣被,“勿极寒,勿太热”。穿衣可以下厚上薄,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,最好能够微微汗出,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。
春分运动:温和锻炼增免疫
春季有不少多发病,如高血压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。要预防这些疾病、增强免疫力,应当多到户外锻炼身体,以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为首选。平时,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,学会戒愤戒怒,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,多些兴趣爱好。可抽片刻时间闭目养神,调息放松,也可栽花种草、养鱼养鸟等,以利“春夏养阳”。
(中医科 吕坤)